天际笔墨>历史穿越>幸好一路上有你 > 第252章 想吃正宗的华餐
    尼克在了解人方面的功力确是非凡。俩人住在一个屋檐下,经常一起出入的,听她说起不少阿蒙的八卦,曹蔓也随之对阿蒙了解更多。

    阿蒙是犹太裔,这个曹蔓知道,不知道的是他的祖辈是二战时期从岱赤兰逃难到米国的,家境不错,父母住在首都特区。

    据说他现在住的地方是买下来的,而不是租的。曹蔓咋舌,看来真是富家子弟啊,孩子来读几年书,就买个公寓来住。

    他这个人很聪明,也很任性,据说不仅会说多国语言,在本科的时候还换过好几次专业。这些曹蔓还真不知道,毕竟她很少跟人聊私人话题。

    阿蒙既有犹太人的聪明,又有岱赤兰人的严谨,据说他做汉堡,中间烤肉片用的成分都是用电子秤称过的,吃过的同学表示味道很赞。

    曹蔓禁不住好奇,有一次大家一起去午饭的时候向他求证。

    “阿蒙,听说你做三明治烤肉要用称称一称?”

    “不称怎么知道重量对不对?”阿蒙反问。

    “你每块肉都是要一定重量的吗?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吧?又不是做实验。”他们做实验的时候是有很高要求的,很多时候剂量要精确到毫克。

    “我厨艺不是很好,照着菜谱做,如果不严格按照数量来的话,可能味道就不好了。所以放多少肉、多少调料当然要严格按照菜谱指定的量来。难道你照着菜谱做菜的时候不称一下吗?”

    曹蔓有点汗颜,她还真的没称过,不过话说回来,也不全是她的错,华国菜谱里经常提到盐少许、葱姜少许、酱油少许、糖适量。这“少许”、“适量”还不就是让人随着自己心意放,哪像英文菜谱里糖多少克或者多少茶匙的,都可以用量杯、量勺或者厨房电子称来衡量。他们家量杯量勺都没有,更别说电子秤了。

    不过曹蔓可不想让以严谨闻名的岱赤兰后裔轻视了,她一脸严肃,郑重其事地说道:“你不知道吗?华餐讲究的是特色,所以菜谱里给出各种食材原料,和调料种类,至于怎么调、用多少,要根据厨师的喜好,而且烹饪还讲究火候、翻炒手法、制作过程,那是一门艺术,你这样照本宣科,只能成为匠人,不能成为大师的。”

    阿蒙看她说得头头是道,很好奇:“蔓,你会做华餐?”

    “那当然。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全家人准备晚餐了。”

    邓天凤当年是跟着表姐从巴蜀出来的,跟曹定国结婚后才入了编制,还是在招待所后厨做工,在曹蔓上大学期间,她更是在一个大饭店打工为女儿挣学费,或多或少,也偷师了一些菜的做法,只不过形似神不似,而且平时都传授给了女儿,曹蔓自己又摸索改进了一些,比邓天凤做出来的更受全家人的欢迎。

    她没上学就开始帮厨了,刚开始也就帮妈妈洗菜,她人小个矮,刷锅洗碗还怕她打碎,切菜怕她切着手,所以也就帮忙摘菜洗菜了。

    刚开始是妈妈提前把菜切好,到点小曹蔓就可以开火炒菜了。

    后来等到十来岁时,她个子也长高了些、力气也大了些,洗菜切菜、做饭、刷锅洗碗的事儿几乎都是她的了。

    等她上初中的时候,基本上曹蔓做晚饭就不用妈妈帮忙了,反而是她学习忙作业多的时候,爸爸会帮一下厨。

    再后来她上高中住校,晚饭就轮到爸爸做了,那段时间爷爷奶奶经常到她家长住,孝顺的曹定国更是想法子改善老两口的饮食,争取让他们吃得顺心如意,慢慢地曹定国的厨艺也就练了出来。

    周末的时候,妈妈还要去饭店打工,她在家做饭的机会很少。

    家里来了客人,更是曹爸爸主厨,曹蔓打下手,所以曹家的厨艺真要论起来,曹爸爸第一,曹蔓第二,曹妈妈只能敬陪末座。

    男孩子无论多大年纪,都喜欢比赛,一听曹蔓说她很小就帮厨,阿蒙起了比试的心思,“多小的时候?我四五岁就开始帮妈妈刷碗洗盘子,六七岁就开始帮助爸爸烧烤了。”

    他从妈妈那里挣了不少零花钱呢,当时哥哥姐姐都不太爱做家务,就哄着最小的弟弟帮他们做家务,挣来的零花钱也全归了他,所以他做起家务来不亦乐乎。